沈如云陆九霄(嫁糙汉!当后娘!囤粮满仓致富了)在哪免费看-小说(沈如云陆九霄)嫁糙汉!当后娘!囤粮满仓致富了全文完整版免费阅读
沈如云便把挑水的任务交给了他们。
两个孩子半句怨言都没有。
别人家像他们那么大的孩子,下地上山,什么脏活累活都要干,一日三餐吃的还不如他们呢。
他们家里也就挑水的活比较辛苦。
现在柴火也不用自己砍了,两文钱一捆跟村里人买。
每天上午割点草,下午挑水,其实还是非常轻松的。
陆绵绵现在也能开始帮忙做一些不累的活,比如擦桌子洗碗扫地。
她干的格外认真。
有时候沈如云看她那么认真,都觉得这孩子不像是在扫地洗碗,更像是在做试卷答题。
一点毛病都挑不出。
小菜园里,因为土壤营养高,播种时间适宜,肥料也很充分,每一垄地的小菜苗们都长得非常茁壮健康。
估摸着要不了两三个月,再有个二十天左右,白菜和空心菜都能收获了。
还有最常见的四季小青菜,再往后黄瓜、四季豆、番茄、茄子……
家里的蔬菜是不用愁了。
吃完一茬再播种新的菜种,秋冬能种萝卜、生菜、豌豆、菠菜、茼蒿等等。
种类不计其数。
沈如云看着郁郁葱葱,努力向上生长的每一棵菜苗,心里满足感爆棚。
自己挥洒汗水,亲自耕耘种植的蔬菜,吃起来肯定更美味。
更别说,菜种都是空间里买的,是最新最优质的品种,味道肯定更好。
她已经开始期待了。
![](/static/imgs/20250208/173899144368504.jpg)
三天交付一千块冰,她一个人做的话,肯定是要忙不过来的,主要是搬搬抬抬的,她一个人弄不来。
不过下午时分,歪嘴牛带着三头牛准时出现在陆家。
沈如云tຊ已经跟孙德贵打过招呼了,村子里身强力壮的汉子都来帮忙打土坯盖茅草屋。
土坯不用钱,从山上运土下来,揉入稻草之类的植物根茎,放着成型即可。
茅草屋顶更是,山上大把的原材料。
村里人大多热情质朴,一方有难八方呼应。
出钱的事他们帮不上,出力气的,家家户户都有响应。
即便是农忙时节,但很多户人家都派出了一个代表。
茅草屋盖起来简单,人多又力量大。
陆九霄走的第二日就开始动工了。
村民们对歪嘴牛几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心狠手辣的催债人上。
沈如云想了一套说辞,说她家的地租了一部分出去给歪嘴牛他们用,用来抵一部分债。
她把生意也让一部分出去,打算跟歪嘴牛他们合作,一起赚钱,当做赔债了。
等往后钱还完了,歪嘴牛他们才会走。
村里人都忍不住心生同情,这些狠人可不是好相处的,往后他们不仅要住在陆家,还要一起做生意。
沈如云肯定要受不少委屈。
不过,既然是在大丰村,就容不得别人欺人太甚,要是歪嘴牛他们做的太过分,村里人一定会站出来,给沈如云和陆九霄撑腰的。
大家都以为,歪嘴牛他们住不了多久,钱债两清之后就会走。
沈如云不在乎外人怎么想,至于以后,再另外想借口,就说跟歪嘴牛他们达成了长期合作。
往后生意路子拓宽,免不了她要招人帮忙的。
招村子里的人,大家一起致富走上小康最好。
而歪嘴牛他们的存在,刚好又可以给沈如云做生意打个掩护。
省的外人见她一个女子自己做生意,免不了要动些小心思。
以后都说,跟歪嘴牛他们合作就好了。
请人来干活,当然要管饭。
沈如云做饭向来都舍得放油盐,肉蛋什么的更不用说。
中午一顿主菜是白菜猪肉炖粉条,加入了鱼豆腐和肉丸子之类的。
白菜豆腐丸子粉条在熬得浓郁的汤汁里炖的十分入味,配上包谷面馒头,谁吃了都要称一声美味。
还有大锅酸菜鱼,酸鲜辣滋味十足!
末了还有一道番茄炒鸡蛋和凉拌木耳。
全都做成巨大分量的大锅菜。
来帮忙的工人们自带碗筷,这是村里一贯的习俗。
大家来干活没工钱,主人家最少要包一顿饭。
其实沈如云最开始是想给大家工钱的,但陆九霄提醒了她,他们家现在对外的形象,是穷的叮当响,还欠了许多小债。
不能太大方,容易让人怀疑。
所以沈如云只好在饭菜上多花点心思。
等下个月,生意稳定了,她打算盖个青砖大瓦房,到时候再请村民来做工,再发工钱。
忙活了大半天,大伙都饿的饥肠辘辘,听说开饭了,各自拿着碗筷来到院子里。
远远地闻到肉香味,所有人都愣住了。
孙德贵连忙跑进灶房,见到两个大铁锅里炖着鱼和猪肉,登时表情变得复杂。
“如云丫头,你们家现在困难,不用放那么多肉,大家都能理解的!”
虽说陆九霄是屠户,可自家吃那么多,就没得卖了,还是要亏钱呀。
孙德贵有些担心沈如云不知道过日子。
“贵叔你放心,我和陆九心里都有数,大家来干的都是体力活,肚子里要是没油水,哪有力气盖好房子?”
“而且这是第一顿,当然要多下点料了。”
“明日伙食质量可能就要稍微下降一些,到时候大家可别怪罪我。”
外面的村民不约而同道,“哪里的话,有口干饭吃都不错了,让我们拿咸菜下饭都可以。”
大家都没想到,沈如云这么舍得放肉,想到他们家现在的条件,众人都忍不住为他们捏了把汗。
同时更加心怀感激,陆九霄和沈如云都是懂人情世故,懂尊重人的。
午饭众人吃的非常满足,下午干活更加卖力。
所有人都止不住的夸赞沈如云厨艺好,不说那些有油水的菜,光是一道凉拌木耳,做的比酒楼味道都好。
第103章 令牌
村里互帮互助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优良传统,谁家盖房子这样的大事,一呼百应。
基本都不要工钱,都是互相帮,以前别人来帮自家盖,到了别人家要盖的时候,自家也出个人出个力。
按照惯例,主人家最少要准备每天一餐饭,镇上那些条件好点的会包两顿饭。
不过大多都是黑面窝窝头,或者菜糊糊,最多放点猪油渣已经算很好的饭食了。
今天沈如云一出手,真正叫大家大开眼界。
除了凉拌菜,每一道菜都有荤腥,吃的还是糙米干饭,满满两大锅,吃完还能继续添。
本来大伙见到锅里那么多肉,都不好意思多舀,只打一小勺,多淋点汤汁拌饭吃也很香。
沈如云见到之后,主动包揽了打菜的活,几个孩子负责装饭。
她的手很稳,一点都不抖,打的菜每一勺满满登登都是肉,几乎是肉里找菜吃。
猪肉肥瘦相间,鱼肉鲜美嫩滑,鸡蛋吸满了番茄汁,十分入味。
这顿饭吃的比过年还丰盛。
工人们都满足的露出了笑容。
下午开工,干活更加卖力了。
毕竟主人家准备了那么丰盛美味的饭食,吃饱了有力气了,当然要把活干的更漂亮。
三间连在一起的茅草屋布局简单,村里人多盖起来很快。
第一天就打了三千多块土砖。
这次沈如云和陆九霄圈了三分地出来,全部用来盖茅草屋。
大概两百平的面积,预估需要两万块土砖。
古代的土砖跟现代常见的红砖大小不相同,会更大一些,所以数量上会少一点。
正常来说普通人家盖三分地的房子,一万五千块砖差不多就够了。
但沈如云规划了三间茅草屋,一间用来住人的,歪嘴牛和三头牛住的地方。
一间用来存放芒硝等材料和工具,最后一间相当于制作车间。
考虑到隐秘性,沈如云还打算用土砖垒起高高的院墙,这样安全性也更高一些。
所以要用的土砖就更多一些。
除此之外,地窖也要建造一个,村里人不太懂沈如云又要建地窖做什么。
其实村里最初盖房子的时候都会挖一个地窖,用来储存过冬的粮食和蔬菜等等。
不过陆家的那个地窖空间太小,还闲置了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