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163

个性说说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朋友圈说说

男女主人公叫顾九辞萧玉的小说顾九辞萧玉免费在线

时间: 2024-08-01 15:45:19  热度: 36℃ 
点击全文阅读

感一涌而上,他忍不住又上前一把拉住萧玉,狠狠抱住她,才又慢慢松开。

  萧玉心里轻叹一声,转身往房里走。

  那次发生的事,他会记起来吗?

  倘若记不起来,自己真的会与他大婚吗?大婚的时候洞房要怎么办?

  他会如何看待自己?他会介意吗?

  一连串的问题从心底冒出来。

  这是萧玉头一次为这件事情烦心,之前她不敢想,也不愿想,可今晚顾九辞那一个“娶”字,让她不由自主地开始面对了!

  云起云落,星转斗移。

  瑞王谢谨与大齐使团的谈判,已经在鸿胪寺正式开始。

  顾九辞九王爷的大名,大齐使团早就如雷贯耳,甚至也清楚他在东临皇帝面前说话的分量。

  因此,大齐人见了他十分热情。

  摄政王与顾九辞彼此见礼,两人表面上十分客气。

  使团中的其它人,除了怀王世子君沐之外,还另外有两个大齐皇室中人,其它的官员一部分是摄政王的人,一部分是大齐皇帝的人。

  大齐皇帝其实是不主张向东临买粮的,他更倾向于南楚,但君临说服了他,也不完全是说服,而是带着威压的说服。

  因为南楚这些年有些蠢蠢欲动,每年购买的原铁数量这两年呈翻倍增长,这说明南楚这两年不仅扩大了兵源,将士的兵器越发配备精良。

  居安思危,若想南楚的狼子野心收敛一些,那么东临势必就是大齐要拉拢的对象,最重要的人便是九王爷顾九辞。

  怀王是大齐表面上扶持新帝的人,但君临查到,他与南楚也有勾连,他所疑惑的是,大齐的原铁数量并不算很多,却能年年增产,原因何在?

  怀王既然与南楚有勾连,那东临呢?这是他想确认清楚的。

  这个人君临选择了顾九辞,这也是他调查了东临朝局之后,无奈的选择。

  君临原先还有些犹豫的,他知道顾九辞一直都是病弱之身,对东临的朝政只是监督,并没有很大的野心,但据他所知,东临的皇帝可不这样想,他们之间的情况就如同大齐,总有一天会分个高低!

  正是因为摸不清他对东临朝政的态度,因此他才决定亲自走这一趟,而且用这批玄铁制成的武器作为诱饵,要彻底摸清顾九辞的态度。

  因为,他需要一个盟友!

  上一次试探,他觉得顾九辞的病弱之身仅仅只是传言,他让人特意去查过,似乎顾九辞的身体已经大好了,以他看来,顾九辞或许先前一直是装的,若真是这样,他的身体不仅健康得很,说不定暗地里早有谋划,他的事,想来是有机会成的!

  只是就在君临觉得能顺利地摸清他的意图后,顾九辞的态度却起了细微的变化,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是以,今天这场谈判,他主要的目标就是观察顾九辞。

第85章 僵持不下

  虽然双方都很清楚,第一天应该是谈不出什么的,能谈到正题就已经很不错了。

  扫了一眼对面坐着的谢谨,这个人大齐使团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已经了解清楚了,还得益于昭阳郡主,心思深沉,年少有为,不好应付。

  谢谨的旁边坐着鸿胪卿张林以及诸位官员,昨日安帝宣两人入宫亲自交代了谈判事项,希望他们务必要借着大齐缺粮,压一压原铁的价格,至少压两成。

  东临不缺粮食,国内良田众多,就算一季收成不好,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虽然去岁雪灾出了一些状况,但并未动到根本,安帝一直以为是这样的。

  因此,他觉得以粮食换原铁,是对大齐的优惠,若是以白银买粮,就不是这个价了!

  谢谨是爽快地答应了,觉得大齐一定会同意的,鸿胪寺卿张林却觉得为难,两国邦交,趁人之危这种事,做了不如不做,就怕大齐记仇,反而将原铁减少供应。

  而且,据他所知,东临的存粮也不多,去岁雪灾的事,陛下不是不知道,但他似乎一点都不紧张,胸有成竹的模样,难道户部又征集到了许多粮食?

  事实上,他不知道的是,谢谨曾得到安帝的密令,若价格压不下来,就用盐来换!

  东临最不缺的就是盐,且掌握了海边晒盐的方法,制作tຊ出来的盐既细又白,没有杂质,各国的盐基本都由东临供应,分为上中下三等,若用盐来换,可操作性就极强,同时供给其它国家的盐量就要减少,如果不减少的话,就得加大采盐量。

  不管是募兵还是盐场增加人手,对百姓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且大齐国内盐的来源主要是井盐,之前一直用白银与东临购买中等盐,如果这次用上等盐换原铁,不知道大齐摄政王会不会疯?

  他们可是最擅长以原铁来换别国的命脉之物的!

  东临是诸国中较特殊的存在。

  可安帝忘了一件事,大齐这次是缺粮,而不是缺盐!

  东临的谈判队伍心不齐,这一点不仅顾九辞感觉到了,连摄政王君临也有所察觉,但他不动声色。

  “瑞王殿下年少有为,敝国陛下亲点你为谈判主管,可见殿下颇得看重。”

  谢谨拱了拱手,眉目间多了一丝笑意。

  “还望摄政王多多指教。”

  顾九辞一直在观察君临,他脸上虽带着笑意,但那笑意有些冷。

  两边都有些沉默,谁都不愿先开口,

  “大齐的原铁这两年由于开采难度增加,产量减少,因此各国的产量也相应少了许多,价格上调是趋势,鉴于两国合作良好,本王决定给你们的价格,只上调两成。”

  摄政王开了个头,两边的人员都各自松了一口气,总要摸摸底的。

  大齐要涨价是正常的,但如今的问题是,大齐缺粮,还要涨两成,这就让谢谨心里不舒服。

  两成,太高了,这还是合作良好的基础上?他怎么觉得摄政王说这两成的时候,有些太随意了!

  “诸位都知道,去岁雪灾严重,东临北境也遭了灾,今春又不下雨,这样的灾年,我们的粮食也十分紧张,若是供给你们,国内便会减产,百姓们得不到救济,国家动荡,社稷不安,想来大齐那边比我们更胜,因此,若还以粮食换原铁,价格就不能这么算了!”

  “因此,我东临提出,原铁价格应下降两成。”

  谢谨这话一出,大齐使团脸色都变了,东临要降两成,这是搞对立吗?

  “你们这是趁火打劫!我们千里迢迢来东临谈判,是带了足够的诚意来的!你们若不想继续和大齐合作,直说就是,何必欺人太甚!”

  谢谨冲鸿胪寺卿使了个眼色,张林赶紧往回找补。

  “这是谈判,双方各自提出条件,也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刘大人何必如此激动,坐下坐下,咱们慢慢谈!不要着急!”

  谢谨没想到张林态度竟然如此,他诧异了一瞬,原以为张林会顺着他的话往下接,结果这态度像是上赶子求人一样,那还怎么往下谈?不是明摆着要让大齐人长脸吗?

  果然,大齐使团里的人神色都缓和了不少,方才激动的刘大人也气哼哼地坐下了。

  “总算还有人识趣!”

  “瑞王殿下,若贵国粮食短缺,不能供应我大齐,你们这谈判还要继续下去吗?”

  摄政王问出了一个十分刁钻的问题。

  谢谨一愣,看着对面的摄政王,他总觉得,他的心思在这位绝对的王权掌握者面前,一览无余。

  连东临这边的官员心里都是一突,看谢谨的神色,还真有可能被摄政王说中了,安帝一定有别的密旨给他,会是什么呢?

  顾九辞已经猜到了几分,心里直觉得安帝这次真是失了分寸。

  这等劳民伤财的事,他怎么能提出来?他是怎么想的,难

猜你喜欢

推荐个性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