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163

个性说说 心情说说 伤感说说 爱情说说 经典说说 朋友圈说说

(初唐小闲人李让)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初唐小闲人李让)章节列表_笔趣阁

时间: 2024-07-08 08:55:24  热度: 40℃ 
点击全文阅读

  扬州官面上的人,几乎全都是士族之人。

  比如王行舟,在江南这个地面上,能做到一州刺史,还姓王,那他来自哪一家便不言而喻。

  自留地上忽然出现了一个外来户,而且这个外来户一来,就成了名义上的二把手。

  这样的事情若是宣扬得人尽皆知,一定会对本地官场,或者说江南士族在民间的声望造成不小的打击。

  道理很简单,外来户竟然能在江南士族的自留地上站稳脚跟,那是不是说明江南士族不行?

  要是让百姓们有了江南士族不行的错觉,那他们还愿意为江南士族服务吗?

  声望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就算为了自家的名声考虑,江南士族也一定会封锁李让成为扬州别驾的事情。

  所以百姓们不知道李让的身份,也就不足为奇了。

  ...

  “侯爷,郡主,到了!”

  马车约莫行驶了半炷香的时间,便来到了扬州刺史府府衙。

  陈一挑开马车帘子,李让跳下马车,将金城搀扶下来。

  “侯爷与郡主,还真是伉俪情深啊。”

  早已在马车外等候的王行舟笑呵呵的抚着胡须感慨了一句。

  “贱内有些认生,到了陌生的环境便心下不安,下官只好寸步不离的跟着,倒是让王刺史见笑了。”

  李让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顿时引来金城一阵白眼。

  “呵呵~”

  王行舟呵呵一笑,未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结,伸手引道:“侯爷郡主远来是客,更兼一路的舟车劳顿,咱们便省了那些客套,先进门再谈,侯爷,郡主,请!”

第240章 谋划江南

  李让刚到扬州,便在江南地界上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一座座的古老的宅邸之中,一位位等闲不在百姓面前露面的大人物走出了宅门。

  金陵,常州,兰陵,琅琊......一处地名,就是一处郡望。

  每一处郡望,都盘踞着一尊庞然大物,那是千百年来传承从未断绝的千年世家。

  江南士族,是真正意义上的古老家族。

  顾陆朱张,王谢袁萧,随便哪一家单独拎出来,只论家族郡望,都不会比五姓七家差。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江南士族的传承比之北方的世家门阀更加纯净。

  比如血统。

  江南士族单从血统上来说,比之北方诸多世家都要更加纯粹。

  五胡乱华时期,北方的世家或多或少都与异族有过联姻,有的是为了自保,有的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诉求。

  就以如今的李唐皇室来举例,几乎世代与异族通婚。

  太上皇李渊的皇后窦皇后,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孙女,而北周乃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

  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亦是汉化鲜卑人。

  所以后世为什么会有人拿李唐的血脉说事?

  根源便在于五胡乱华时期,有太多的异族人进入中原建立了政权,以至于胡人汉人早就没了明确的界限。

  但江南士族不一样,他们是纯正的汉人。

  西晋末年,晋元帝司马睿携民渡江,于建康定都建立了东晋,自此拉开了魏晋南北朝的序幕。

  而这里的携民,携的便是江南士族。

  历史上将这一次汉人渡江,称之为第一次衣冠南渡。

  也正是因为如此,江南士族一直以来都以汉人正统自居。

  如果说大唐的门阀之间也有鄙视链的话,江南士族就是鄙视链最顶端的那一批人。

  山东豪族与关陇门阀之间互相鄙视,五姓七家与关东六姓鄙视山东豪族与关陇门阀。

  其中关东六姓之中的河东四姓又看不起另外两姓,同时,五姓七家又看不上关东六姓。

  至于江南士族,他们平等的看不起北方的任何一个士族集团。

  不过,北方的世家门阀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主要是江南士族离政治中心太远,到了隋唐时期在朝堂上更是没有一丁点影响力,以至于只能天天拿血统来说事。

  而现在,因为一位年轻人的到来,整个江南都动了起来。

  八姓之中的另外七姓,全都派出了家族之中最为核心的人,朝着顾氏祖宅所在的常州无锡疾驰而去。

  李让要来江南这个消息,去年的时候远在长安的萧禹便已经传回了江南。

  当然,与之一齐到达江南的,还有李让那些近乎“苛刻”的条件。

  为什么说苛刻?

  因为李让要求江南全境改种三季稻,稻种若能三熟,便缴纳其中两季为税,若能两熟,亦需缴纳其中一季为税。

  古往今来,这样的税率,闻所未闻。

  哪怕是先秦远古时期,这样的税率也不存在。

  但现如今,反倒被一个年轻人提出来了。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那位少年侯爷疯了,甚至连带着对萧瑀都有了点意见。

  我们花那么大代价把你推到那么高的位置上,你就去和一个疯子打交道?

  这不是扯淡嘛。

  至于那个年轻人承诺的那些事情,他们只当是一个笑话。

  开什么玩笑,江南士族在江南那么大的能量,都没能突破北方士族的封锁重新回到朝堂。

  一个黄口孺子,毛都没长齐的小家伙,在朝堂之中更是半点根基都无,竟敢放出豪言能够帮助他们重返朝堂,这不是在扯淡是什么?

  但随着时间的发酵,北方发生了一些不可控的事情之后,他们开始逐渐正视起了李让的那些提议。

  直到某一日,一群神秘人找到了他们,请求他们派出族中大儒北上授课之后,他们发现或许事情并没有萧瑀传回来的那么简单。

  所以他们对于那个叫李让的年轻侯爷提出来的那些利益交换,开始选择观望。

  即不拒绝,不同意。

  不拒绝,是因为他们在后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当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至于为什么不同意,还是那句话,这事儿在扯淡。

  且不说二税一或三税二这样的税率太过于骇人听闻。

  就说一年能够三熟,并且亩产超过两石的稻子,他们久居江南,从来没有听说过。

  大唐目前产量最高的稻米,能够达到一石五就算是顶天了。

  稻子和麦子不一样,麦子可以密集种植,一些肥沃的土地,麦子可以做到亩产一石七八,甚至两石也不是没可能。

  但稻子种植的密度要稀疏许多,间距太密了水稻的根会腐烂。

  水稻亩产两石,那绝对是天方夜谭,更不要说还有一个一年三熟的前缀。

  基于这个时代的普遍认知,他们决定先观望,看看那位备受李世民厚待的少年侯爷还能给出什么条件。

  如果朝廷方面真的能够帮助他们突破北方士族的封锁,他们也不是不能陪着那位少年侯爷胡闹一阵子。

  至于怎么个胡闹法,还需要再商讨。

  江南士族齐聚顾氏祖宅,便是在商讨该怎么和李让将这件事情谈下去。

  与此同时,李让这边的酒宴也正好到了高潮的时候。

  下船的时候,王行舟小小的为难了一下李让,李让稍稍回击了一下,双方点到为止。

  既然流程走完了,酒宴自然就是正常的酒宴。

  内容无非就是扬州刺史府的属官认识一下李让这个新来的二把手,李让这个新来的二把手熟悉一下未来的下属。

  顺便大家一起拍拍金城这位宗室郡主的马屁。

  整个酒宴的过程,就算谈不上其乐融融,至少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让已经有些微醺。

  但有人来向他敬酒,他仍是豪迈的来者不拒。

  “李县侯海量啊,还请满饮此杯。”

  一个长相略显猥琐的绿袍官员给李让甄满了一杯酒,各种恭维的话像是不要钱一样从他嘴里吐出。

  李让笑眯眯的端起酒杯,笑问道:“张录事今日是非要把本官灌醉不成?”

  “哪里哪里,江南的黄酒不醉人,下官与诸位同僚早就对李别驾仰慕得紧,更何况李别驾远来是客,若是不能招待好李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