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晏舟苏竹卿(楚晏舟苏竹卿)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正版无弹窗 楚晏舟苏竹卿全文无弹窗阅读
“微臣给明王殿下请安。”
“太医快起来。”
“太医,王妃的情况适合服催产药吗?”
太医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听了这话,连忙摇头。
“王爷怕是不妥,王妃身体本来就虚,若是此时服下催产药,不仅会伤了胎儿,能不能生下还两说啊,还需讲究瓜熟蒂。”
明王眼底的希冀减少,眼中有些失落。
“太子妃已经发动了。”
太医是贵妃身边的人,自从王妃怀孕之后,贵妃不放心才让他住进府中的。
太医心中了然,难怪王爷如此急切。
“太子妃未免胆子太大了。”
“那你觉得太子妃能不能成功生下孩子?”
太医摇了摇头,他在宫中多年,见惯了这些争宠的伎俩,可是孩子生下来大多孱弱,难养活。
“明王殿下,如果太子妃真的服了催产药,就算能成功生下来,也未必能长大成人。”
听了太医这话,明王紧绷着tຊ的脸才有了一点松散。
"如此最好,需得让太子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你先下去吧。”
太子又在门口等了半个时辰,太子妃的声音越来越弱,门口的众人心都跟着提了起来。
门吱呀一声被人从里头打开。
“太子,事情不妥,怕是要进宫请擅长妇科的太医过来扎两针啊。”
太子看向一旁跪着的太医。

“你可有法子?”
太医摇头。
“太子,微臣并不擅长,不敢担保,为今之计还请太子派人进宫请擅长生产方面的太医。”
“羽涅,快让人进宫,一定要快。”
羽涅不敢有半点耽误,急忙往外走。
太子走到门口,冲着里面大喊。
“丹仪,你一定要坚持住,孤已经让人进宫请太医了,孤一定会护着你和孩子的。”
丹仪,太子妃梁丹仪的闺名。
太子背着手在门口来回踱步。
“羽涅,太医怎么还没到?”
羽涅心中打鼓,算着脚程应该早就到了,眼下还未到,那便只有一个缘由。
“殿下,恐怕我们的人都被拦下了。”
太子这才回过神来,立即想到明王。
是啊,明王怎么会让太子妃平安生下孩子,他也知道这孩子对东宫的作用。
太子的眼眸沉了下来,东宫门口定是围满了明王的人。
太子思来想去,脸色越发阴沉,明王早就算计好了。
“羽涅,你去准备一下,孤亲自进宫。”
羽涅立即跪了下来。
“殿下,不可啊?”
“明王有心如此,只要殿下一踏出东宫的大门,明王就有一百种法子拖着殿下,可是太子妃等不得,小殿下更等不得。”
太子生生止住了脚步,气得青筋暴起。
“你们在这里照顾好太子妃,若是太子妃和腹中的孩子有任何不测,孤要你们所有人陪葬。”
羽涅跟着太子离开,朝着相反的方向赶去。
第一百零四章 平安产子
“羽涅,让人去准备柴,将东宫所有的酒都搬到春华亭。”
春华亭是东宫最偏僻的宫殿,也是离太子妃的寝殿最远的地方。
太子一边走一边吩咐,羽涅心中已有猜想,不想耽误片刻。
不到一刻钟,春华亭周围已经全都放满了柴,酒香肆虐。
羽涅手中拿着一个火把,站在太子的旁边。
“殿下。”
太子将火把接过,没有丝毫考量,直接朝前扔去。
顷刻间,黑夜亮如白昼。
火光照在太子的脸上,倒映在他眼中,熊熊燃烧。
丝毫不惧,在太子眼中这升起的不是火,而是希望。
“殿下,危险,快点退后。”
羽涅护着太子殿下往后退。
很快,东宫的门被打开了。
太子身边的人也趁乱跑到皇宫,将御医请到了东宫。
皇后娘娘得了信,带着嬷嬷急忙赶了过来。
太子毕竟是惠安帝的儿子,太子妃这一胎无论男女都是惠安帝的第一个孙子辈,所以就让周海出了宫。
天刚破晓,一声嘹亮的稚童声骤然响起。
“生了生了。”
稳婆满脸喜色,跑出来报喜。
“殿下,太子妃生了,是个小殿下。”
太子和上官雅蓉褪去脸上的担忧,换上了欢愉的神情。
“柔嬷嬷,你进去看着,仔细着照顾小殿下。”
“是。”
如今身边能让上官雅蓉放心的,除了自己的儿子便是柔嬷嬷了。
上官雅蓉转头看向周海。
“周公公,烦请回宫回禀陛下,太子妃平安生产,诞下一个小皇孙。顺便同陛下告罪一声,东宫刚出了这种事,本宫傍晚才回去。”
周海躬着腰,笑容真挚。
“奴才这就回宫报喜。”
上官雅蓉和太子来到书房,脸色立即沉了下来,整个东宫还能闻到烧焦味。
“明王和贵妃欺人太甚,居然能想出这种阴毒的法子,若不是太子放了一把火,东宫就只能受制于人了。”
一提到明王,太子也收敛了笑意。
“母后,好在没能如明王所愿。”
上官雅蓉重重叹了一口气。
“因着你父皇的偏心,木凌瑶原本就嚣张,自打你被禁足之后更甚,母后在宫里一直惦记着你,可是母后找遍借口,贵妃总有法子阻挠。”
“若不是你父皇撑腰,借贵妃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如此,本宫贵为皇后,却不如木凌瑶恣意。
如今明王日益得势,你父皇时常在朝堂上夸奖,你的禁足要是再不解,这朝堂怕真的就没你什么位置了。”
太子眼眸低垂,幽深的眸中是愤懑。
“母后,你心中可还念着父皇?对父皇可还有旁的期待?”
上官雅蓉手心收紧,轻轻摇头。
“夫妻多年,本就利益捆绑,即使曾经有过期待,也早已消磨殆尽了。”
皇后眼神空洞,已经想不起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的。
“那便好。”
“太子想做什么?”
上官雅蓉也在皇后的位置上做了多年,这点洞察人心的本事还是有的,且太子眼下并未对她设防。
太子抬眸,眼神认真。
“母后,可还记得玉门关守将?”
皇后眉头轻蹙,眼中依旧困惑。
太子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上官雅蓉,自从收到这信之后,太子一直不敢让这信离身。
上官雅蓉一目十行,看到最后整个人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
捏着纸张的手指还在微微发颤,嘴唇发白。
“安儿,信上说的可是真的?”
“八九不离十。”
皇后突然间明了许多事情,难怪陛下会放了楚晏舟,并不是没有证据,整件事情就是一个阴谋,他只是享受侯府匍匐在他脚下的快意。
太子将信拿回来,端过来一个烛台,眼睁睁看着信化作灰烬,这才放心。
“母后,原本拿到信的那一刻,孤就想烧掉这信,可孤又怕母后不站在孤这边。”
皇后慢慢从震惊中晃过神,透过灰烬在看一个残忍的真相。
“太子这件事不许再跟任何人提起。”
皇后神情惊慌,四下看了一眼。
“母后,孤都明白,可如今的重点并不是这个。”
“太子可知一旦踏出这一步,便再也没有回头路?”
皇后皱着眉,似是不太赞同太子的想法。
“母后,你当真以为赵国公背叛了大周?”
“母后不知,此事怕是只有你父皇才知晓。”
太子摇头,压低声音。
“母后,正如信上所言,朝廷中知道此事的只有赵国公和莫端,赵国公已经死了,接下来便是莫端。
所以不管赵国公或者莫端有没有二心,父皇都不可能放过他们,他怎会允许自己的邪恶被世人知晓,怎能忍受自己被世人唾骂,那可是护佑大周百年的楚家。”
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