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侯府的蔷薇秦兮若慕成雪》全文-侯府的蔷薇秦兮若慕成雪大结局
觉中竟穿过了大半个宁王府。
突然间,马氏停住了脚步,指了不远处的院落对秦兮若道:“这儿可是王府的家庙?我闻着有香火的味道。”
秦兮若顺着母亲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前方不远处正是穆嬷嬷所住的岚香院,便笑道:“那儿是穆嬷嬷住的院子。”
马氏惊愕道:“穆嬷嬷?可是那位服侍过孝仪皇后的穆嬷嬷?”
“正是。”秦兮若笑答。
马氏立即正色道:“我常听钟嬷嬷提起穆嬷嬷,也知道她以前对你多有抚照,今日既然到了这,怎么也得进去拜访拜访才是!”
秦兮若自然不会拂了母亲的好意,便笑着让人去岚香院报信,自己则虚扶着母亲往岚香院而去。
得了信的穆嬷嬷特意迎了出来。
她穿着一身居家的常服,手里攥着秦兮若送的那串红珊瑚佛珠,浑身散发淡淡的佛香味。
秦兮若一闻便知穆嬷嬷是从小佛堂里匆匆赶来的,便满是歉意地道:“没有打扰到您诵经吧?”
“不妨事,”穆嬷嬷淡淡地笑着,和煦的目光却扫向了马氏,“这一位就是秦太太吧!”
马氏就有些拘谨地冲着穆嬷嬷点头微笑,她没想到穆嬷嬷的气度竟比钟嬷嬷要威仪许多。
穆嬷嬷将马氏的样子瞧在眼里并没有多话,而是请了她们进屋喝茶。
秦兮若笑着应了,就扶了母亲的胳膊,要往院子里去。
马氏则是趁机拉住了她:“你之前怎么不告诉穆嬷嬷要诵经?”
言语中满是歉疚之意。
秦兮若自然明白母亲的意思,笑道:“穆嬷嬷每天上午都要诵经一个时辰,不过她既然亲自迎了出来,想必是已经诵完经,只是没来得及换衣裳而已,不然的话,哪怕是王爷来了,她也是要诵完经才肯出来见人的。”
听得秦兮若这么一说,马氏这才消去心中的愧疚感,跟着她进了岚香院的正屋,在东次间的临窗大炕上落了座。
霞珠就领了人进来上了茶点。
见马氏始终都有些拘谨,穆嬷嬷就先开了口:“秦太太不要将我想得太厉害,要不是王爷和王妃收留,我这个入土半截的老婆子还真没个安身之所。”
“嬷嬷言重了,若没有嬷嬷,我们才不知道该怎么办呢!”秦兮若忙道,“王爷就多次与我说过,您就是咱们府里的定海神针,有您在咱们遇着事就有了可商量的人,就再也不心慌了。”
马氏也试着凑趣:“要不怎么会有句古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穆嬷嬷岂会听不出秦兮若这是在吹捧自己,于是自嘲地笑:“王妃就别折煞我这把老骨头了,倒是有一事,您今日若是不连,我也是要去找您的,这马上就要到浴佛节了,照往年的规矩皇上都会要去行宫小住一阵,王爷每年都要陪同前往。您这是第一年管家,所以就想着提醒提醒您,该提早做准备了。”
“虽然说该准备些什么又该怎么准备都有往年的定例可查,可做主子的要做到心里有数,才不会被下面的人糊弄。”穆嬷嬷就继续同秦兮若道。
秦兮若就笑着点头应了。
不多时,慕成雪派人送了口信回来,说他要和五皇子一块出去喝酒。
穆嬷嬷听了就笑:“那正好,您二位也别急着回去了,就留在我这用膳吧!”
于是秦兮若母女二人就在岚香院用了午膳才离开。
两日后,宫里传来消息,承佑帝定在了四月初二出巡。
京城却下起雨来。
第299章
一开始谁也没在意这场雨。
谁料这雨越下越大,京城陆续接到汝南等地的八百里加急,纷纷报告当地遭遇了水患。
承佑帝不得不取消了行程,召集了内阁大臣进宫商议赈灾一事。
慕成雪站在廊檐下,看着院子里堆着的石料和盖着油布的木材直叹气。
这个时节的京城本是少雨的,正是砌房子的好时候,待到五六月最热的时候晒一晒,到了七八月就能搬进去住了。
可这场雨一下,这个修园子的计划就不知道要耽搁到什么时候才能开始。
一想到这,他对自己的怨念又深了一层。
“王爷,黄先生回来了!”祁玉来报。
慕成雪听得这话,哪还有心思感怀天气,赶紧赶去书房见了黄先生。
黄先生一路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还没来得及洗漱,就急着过来见他了。
一见到慕成雪,他就难掩激动地道:“罗刹门的那些人,在蛰伏多年后,终于又有了动静。而且我们查到与他们往来的,是安王府的人。”
“安王府?”慕成雪的眼神就变得锐利,“当年他不是正沉浸在丧子之痛中?怎么还有心思与罗刹门勾结?”
“当年的事,暂且不可下定论,但如今他府中有人同罗刹门有来往却是事实。”黄先生却是坚定地道,“盯住他们,静观其变,或许会有收获。”
慕成雪沉默了下来。
荣王伏诛后,叔父为了稳定大局,除了为首那几人,其余人全都既往不咎。
对于叔父的这个决定,他即便不愿接受,也只能遵循。
可到底还是觉得不甘心。
因此他才在暗中搜集那些人的错处,将他们一个一个的扳倒。
反倒是这个罗刹门,之前以为只是充当“打手”,可随着这些年通过黄先生等人的查访,却发现他们更像是穿针引线的人。
等到他们想查一查这个罗刹门时,罗刹门却彻底销声匿迹,仿若从不曾出现过。
这事越发引起了他们的警觉,在寻找罗刹门踪迹的这件事上就也变得越发谨慎和用心。
“眼下也没有其他更好的法子了,只得劳黄先生多费心了。”慕成雪就同黄先生道。
黄先生冲他做了个揖,表示自己责无旁贷,但他立即又说起了另一件事:“回京的路上,我见到不少拖家带口往京城逃难的,这一波灾情恐怕比我们想象的都要严重……”
“叔父这边派了几批官员下去了,可雨不停,水不退,都是枉然…………我现在只是担心刚被我送去河道的李春,他刚下去,根基不稳,很容易被人当替罪羊。”慕成雪就担忧地道,“他是真有才学,若就这样折了,就真不值当了。”
二人正说着话,祁玉进来报:“宫里来了人,密宣王爷进宫。”
密宣?
慕成雪同黄先生交换了一个眼神,就急匆匆地进了宫。
乾清宫的书房内,承佑帝负手背立于龙案旁,光看背影就知道他很生气,而太子垂首站在龙案前,脸上的情绪也是愤怒。
“这是怎么了?”慕成雪看了眼二人,就将目光睃向了一旁的福公公,希望他能给自己点提示。
听得他的声音,承佑帝就转过身来,从龙案上拿起三道奏本,递到了他手上。
慕成雪不明所以,但还是打开了其中一本速看起来。
奏本都是李春从任上写来的,他在奏本中写道这些年有人挪用了修河建堤的款子,以至于这几年的河堤修得十分的应付,一旦遇到大的水情,将会不堪一击。
慕成雪又翻了翻其他两道奏本,发现所说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是递送的时间有先后的不同。
见他看过所有的奏本,太子这才说话:“李春去到任上后,连发三道奏本陈情,可朝廷一直没有回音。无奈之下,他这才私信于我,委婉地问及此事。”
李春在御书院任教时,关系最好的学生除了慕成雪便是当年还是大皇子的太子。如今慕成雪在野,这件事找太子帮忙显然比找慕成雪更有